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 页 > 医院新闻 > 正文

【新院训】仁心惠人、妙手济世

发布日期:2020-10-21    作者:     来源:     点击:


                 湖北职院附属惠济医院院训的解读

                      胡加鹏 何新楚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04年始名孝感惠济医院。其前身为孝感地区卫生学校门诊部,创建于1978年,1985年更名为孝感地区卫校附属医院。她命名为“惠济”,既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又发自全院员工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医疗卫生事业的庄重承诺。惠者,施恩惠也,饱含着仁爱宽厚之义。《尚书虞书皋陶谟》亦曰:“安民则惠,黎民怀之[1]”;《周书蔡仲之命》亦曰:“民心无常,惟惠之怀”。济者,帮助、救济也。《论语.雍也》曰:“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2]?’”可见院名的“惠”与“济”,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表明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志于做足“惠”与“济”的文章,是她承传不息的初心和愿景。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千秋大业的飞速发展,惠济医院紧密呼应孝感市医疗卫生、高等教育事业的创建创新需要,在创造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现已成为一所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专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医院,是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医技类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1997年被评为二级乙等医院;2007年被定为孝感市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孝感市城镇居民定点医院,2017年定为孝感市新农合皮肤病定点医院。随着她的软硬件建设齐头并进、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医院文化建设也迈上新台阶。2020年医院领导班子经过广泛征集、民主讨论,确立了“仁心惠人、妙手济世”的院训。标志着她的建设和发展,跨入新的历史时期。笔者不揣冒昧,拟对这一院训作以肤浅解读,以期能准确阐说该院建设者薪火相传的创业理念。

仁心

“仁心”,是汉语“仁爱之心”的简化。虽然古今汉语词汇库尚未收集“仁心”一词,但是,“仁”作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一种含义广泛的道德观念,春秋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文化大师,对它进行了理性阐释和大力提倡,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墨子也说:“仁,仁爱也。”(《墨子经说下》)“仁”之“人与人相亲、爱人”的核心内涵,诉诸“仁心”的概念表述,得到全民族认同。而在职业道德中标举“仁心”,则是中华民族自有医者以来的优良传统。经由扁鹊、华佗等医圣对“仁心”的身体力行,楷模示范,“立仁”遂成为医学界普遍尊崇的高度的自觉意识,进而凝炼为中华民族医疗卫生事业得以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魂。所以,在中华民族共同语中,用“仁术”谓医术,是美称,也是通称。我国医学史上有两部著名的医学著作,一是明代张浩著《仁术便览》,二是清代王士雄著《仁术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开国领袖毛主席,在193912月特撰《纪念白求恩》一文。他在激情标举白求恩医生伟大榜样的同时,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八个字概括了他医者“仁心”的本质特征;其精气神的表现有三:“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3]1941年他为中国医科大学题词,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揭示了医者“仁心”的现代要义:“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跨入新时代的当下,每个医务工作者战斗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前哨阵地。湖北职院附属惠济医院将“仁心”置于院训之首,是践行“不忘初心,担当使命”的必然选择。

惠人

“惠人”的本义,是指有恩惠加于人的个人和机构,与“惠民”的含义大致相同。它用于院训,其核心内涵是“仁心”的外在落实处。之所以用“惠人”而不用“惠民”,一则孝感城区已有一家医疗机构名“惠民医院”,力避雷同是必须的;二则在汉语词库中,“惠民”只是作为地名出现过,即清代山东省武定府的府治惠民县[4],而“惠人”早就出现在孔子的话语中了,《论语宪问》篇载:“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孔子用语素来精审严肃,他赞扬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子产,用“惠人”而非“惠民”,绝非率意而为。因为在汉民族共同语中,“人”与“民”的语义范畴有宽与窄之别。子产在郑国执政二十多年,施政宽猛相济、刚柔相应,为政偏于刚猛,为民偏于宽柔,以爱人为主,亦即他将恩惠施加于所有人。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载,孔子在听到子产逝世的消息后,流着眼泪说:“古之遗爱也。”[5]显然,他用“惠人”评论子产,经过了深思熟虑。医院作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公共产品,毫无疑义,其服务对象是全民。因此,惠济医院院训标举“惠人”,既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弘扬,又是对自身价值取向的准确定位。

曾几何时,惠济医院皮肤科创始人张怡源教授,他的关门弟子余念文教授,被孝感市乃至周边地区百姓昵称“张皮肤”、“余皮肤”,不只是叹服他们的“仁术”,更在于感佩他们身上“惠人”的光和热。原院长内科余铭鑫教授积四十多年执医、执教经验,潜心研究了大量临床典型病例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运用数字信息技术予以条理化、系统化,形象化、被省内外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搬上人才培养、实验实训、临床研究平台,深度释放了“惠人”效应。而今,将“惠人”列入院训,是理直气壮、继往开来的慷慨,牢固地凝结着惠济医院人的职业信念。

妙手

在汉语言运用中,“妙手”的含义有两指。一是泛指技艺高超的人,多见于文学艺术领域。如西晋文学家蔡洪《围棋赋》写道:“命班倕之妙手,制朝阳之柔木[6]”此用古代工艺出神入化的公输班和倕的典故,代指技艺超群的工匠。盛唐著名文学家高适《画马篇》诗云:“感兹绝代称妙手,遂令谈者不容口。麒麟独步自可珍,驽骀万疋知何有[7]!”此写画师技法卓越。北宋通才文学家苏轼用“妙手”赞颂有“墨仙”之称的制墨专家潘谷,其《孙莘老寄墨》诗云:“珍材取乐浪,妙手惟潘翁。”南宋伟大爱国诗人陆游有一名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8]。”是说天才文学家炉火纯青的写作能力修炼。

二是特指医术卓越精湛、德技双馨的医者。民间广泛地运用“妙手”及成语“妙手回春”称颂神医,人们制作精美的匾额、锦旗,上书“妙手回春”、“功同良相”、“扁鹊复生”、“是乃仁术”等等,以感恩良医起死复生。只是作为文献记载,多见于明清之际通俗文学的戏剧、小说创作中而已。如清初作家俞万春著《荡寇志》、晚晴作家李宝嘉著《官场现形记》等。事实上,我国史学界从来就珍视医界圣贤的仁心妙手。如果说汉初散文巨著《淮南子》、司马迁巨著《史记》所述“神农尝百草”尚有神话之虚的话,那么,《战国策秦策二》、《韩策三》将扁鹊与策士同列,则是真实的人物事迹了[9]《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首创为医者树碑立传,其后范晔著《后汉书方术列传》,则更多华佗之类的妙手医圣。由此,扁鹊、华佗“妙手回春”的故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湖北是明代药圣医圣李时珍的故乡,荆楚子孙每谈到他,心中莫不涌起难以言尽的幸福感与自豪感。

“妙手”之谓,既是医者自我对医术境界的追求,又是病人对医者超强能力的期盼。抉择“妙手”作为院训蕴含的重要构成,是数典敬祖,更是志存高远,熔铸着医院、学校、医者、学生、病人对“仁术”的多维愿景,也符合湖北职院附属惠济医院建设发展旅程中,开拓、积累、转化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必然规律。

济世

“济世”,是救助世人的意思,其核心意义源于《易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是说通晓万事万物之理,就能够以此匡救天下。这是活跃于湖北职院附属惠济医院平台上的医护人员、专业师生、行政管理者,以仁心、惠人、妙手为倚凭的职业目标诉求,集中展示了院训的内涵逻辑。回首过往,她建院伊始的指导思想,即是立足孝感,面向湖北,着眼基层民众的常见病、多发病,力行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方针,走普及与提高并举、医学研三位一体之路。历经四十多年的栉风沐雨,继成功打造特色临床皮肤科专业之后,又创建了具有地域针对性、医疗普适性的口腔科、内科、妇科、医技科、住院部、体检中心;构建了以湖北职院临床医学、口腔、护理、医技、检验类专业为依托,以北京医科大学口腔中心、武汉同济医院皮肤科与口腔中心、武汉协和医院皮肤科、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孝感市中心医院为高端人才进修提高平台、高科技培训与引进基地的共建共赢机制;积极打造“武汉中心城市圈”以中低社会阶层为重点服务对象的医疗环境,其诊疗、教学、研究范围,已涵盖常见皮肤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外科、性病科、皮肤美容治疗、过敏原检测,内科消化道、呼吸道、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常见妇科疾病,少儿畸形牙齿矫正、中年人牙病根管治疗、老年人烤瓷牙种植牙治疗;逐步完善优化了真菌室、病理室、心电图与超声波诊断室、放射科、检验科、体检中心的高科技设备设施。医院的“济世”资源渐臻丰裕,“济世”功能日益凸显。

惠济医院“仁心惠人、妙手济世”的八字院训,蕴含整体,恰可用“惠济人世”概括,平而不俗,实而致远。在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事业中,尽管她尚是国家实施“健康中国、平安中国”战略上一个发展中的医疗实体,但是她已具备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我们坚信惠济医院人一定会把践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质化为美好医德和善行善成,秉持院训精神,砥砺奋进,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注释:

[1]十三经注疏上册 北京 中华书局影印 1980.10 第138 227

[2]安德义著论语解读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7 第175

[3]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 1969.2 第620 621

[4]辞源 第二册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8 修订第一版 第138

[5]莫涤泉 左传文白对照 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6.2 第730

[6][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卷七十四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5 第二版 第1271

[7]刘开阳著 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北京 中华书局 1982.12 第108

[8]疾风选注 陆放翁诗词选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2.2 第346

[9][汉]刘向集录《战国策》(上)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3第二版 第147